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房产抵押贷款等额本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房产抵押贷款等额本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房屋抵押贷款的等额本金贷款计算公式是什么?
等额本金是指一种贷款的还款方式,是在还款期内把贷款数总额等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这样由于每月的还款本金额固定,而利息越来越少,贷款人起初还款压力较大,但是随时间的推移每月还款数也越来越少。 也便于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确定还贷能力。 此种还款模式支出的总和相对于等额本息利息可能有所减少,但刚开始时还款压力较大。 如果用于房贷,此种方法比较适合工作正处于高峰阶段的人,或者是即将退休的人。 小额贷款且利率较低时: 举例说明:贷款12万元,年利率4.86%,还款年限10年 等额本息:10年后还款151750.84元,总利息31750.84元 等额本金:10年后还款149403.00元,总利息29403.00元 两者差额:2347.84元/10年,一年才差235元 举例说明:贷款12万元,年利率4.86%,还款年限20年 等额本息:10年后还款187846.98元,总利息67846.98元 等额本金:10年后还款178563.00元,总利息58563.00元 两者差额:9283.98元/20年,一年才差465元
先息后本和等额本息有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
先息后本是指借款人在还款的过程中每月只需要归还利息就可以,在贷款到期后再一次性归还本金;而等额本息是指借款人每月偿还部分本金与利息,并且每个月的还款额度是一样的。
2、还款压力不同:
由于先息后本还款方式,每个月只要还利息就可以,还款压力较小;等额本息不仅需要偿还利息,还要还部分本金,还款压力相对来说要大一些。
3、适用范围不同:
先息后本一般多用于经营性贷款及抵押贷款中,而等额本息的应用范围就很广了,比如,车贷、房贷、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等等。
4、适用人群不同:
先息后本适用于未来预期收入较高的人群,毕竟虽然说前期只需还利息,压力较小,但贷款到期后需要一次性偿还全部本金,压力较大。等额本息适用于收入比较稳定的人群,每月还款数额相同,便于规划家庭支出。
等额本息是什么,等额本息的利息是多少?
谢邀。
等额本息是一种贷款的还款方式,其实也是属于复利的一种,复利也就是你的贷款拖得时间越长没还,你的利息就会越多,因为后面的时间,会把利息也算进本金里面去计算你本月要付的利息,因此属于“复利”。
而等额本息,通俗讲就是:
表面上每月给的利息是一样的,但是实质上还是不一样。因为它“每月还的本金与利息之和保持一致不变,但是其中本金与利息比例不一样,本基占比会越来越大。”
好像有点晕?举个例子吧:
假设现在用等额本息的方法每月需要还款1000元,那么以后每月都是1000,只不过,第一个月的1000中,有400元是本金,600元是利息;第二个月中420元本金,580元利息,第三个月440元本金,560元利息;直到最后一个月,980元本金,20元利息。
一般来说,等额本息还款法是相对等额本金还款法来的,也是银行更喜欢的一种方法,因为客户最终所还利息会高于等额本金还款法。虽然刚开始还款时每月还款额可能会低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的额度,但是时间长了,它的增长速度很快,因此最终所还利息会高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
哦,还有,等额本息的方法是可以提前还款的,他的利息计算方法一样,例如你借款合同上写的是10年还完,但是你有钱了,第5年就还清了,那么后面5年的利息就不存在了,只是银行在你提前还清的时候会象征性的收取一个月的利息作为你提前还款的违约金。但即使这样,相较于每年每月都要付利息,这种也是很划算的哦!
另外附上两种方法的比较:
1、等额本息还款法
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其中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
由于每月的还款额相等,因此,在贷款初期每月的还款中,剔除按月结清的利息后,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少;而在贷款后期因贷款本金不断减少、每月的还款额中贷款利息也不断减少,每月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多。
这种还款方式,实际占用银行贷款的数量更多、占用的时间更长,同时它还便于借款人合理安排每月的生活和进行理财(如以租养房等),对于精通投资、擅长于“以钱生钱”的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2、等额本金还款法
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贷款金额/贷款月数)偿还贷款本金,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两者合计即为每月的还款额。
此种还款方式,适合生活负担会越来越重(养老、看病、孩子读书等)或预计收入会逐步减少的人使用。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希望看完对理解有帮助,如果觉得有用/有理/喜欢的话,欢迎您点赞+关注哦!同时,还有同名公众号也欢迎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房产抵押贷款等额本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房产抵押贷款等额本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